10月底我从北京去广东出差,因为行程匆忙订票晚了,直飞机票很贵,所以选择了转机航班,在上海虹桥机场转机。由于上海商务出行频繁,大家都懂得线上选位的好处,当我选位时只剩下机舱后排的座位了。两段行程中,后排都没有坐满,有一段我还独占了一排座位,这说明10月底出行的人确实少了。
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旅游旺季是春夏秋三季,尤其是五一到十一这五个月,这段时间天气温暖甚至炎热,适合游玩。而早春和深秋较冷,不适合旅行。因此,集中出行多发生在温暖乃至炎热的季节。冬天也有“扎堆”现象,主要集中在春节和寒假期间的南北人群大挪移。但在春节前后,天气由暖转冷或由冷转暖的时候,出门的人相对较少。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这是两个难熬的淡季,深秋到过年前的淡季时间跨度更长。
我在广东、江西高铁游走了一圈,回程时机票价格大幅下降。从南昌回北京,最早的航班只要300多元,加上燃油费和机场建设费,也不过400元出头。还有一种飞机铁路联运票,飞到天津滨海新区机场,再坐城际动车回北京,总价才200多元。城际列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30分钟,和从大兴机场到北京的时间差不多。如果能在候机楼直接换乘,体验就和直飞北京一样。不过,天津滨海新区机场暂时没有直达高铁,而是地铁,需要乘坐地铁20公里才能到达天津火车站,对商务旅行者来说可能有些浪费时间,但对背包客来说,用时间换金钱是可以接受的。
南昌虽然位于鄱阳湖西岸,但实际上离长江干流很远,属于典型的江南腹地。与武汉、南京等长江沿岸城市不同,南昌到北京的高铁最快也得近6个小时,大多要花8、9个小时。相比之下,高铁已无优势。南昌市与长沙距离相仿,地理特征也相似。我发现南昌到北京的动卧折扣很大,夕发朝至仅需300多元。而长沙处于京广线这条南北大动脉上,尽管也有夕发朝至的动卧,但由于出行人数多,票不容易买到。
两周后,全国范围内机票价格普遍下降,长沙到北京的机票和动卧票价也随之降低,出现了大折扣的动卧,只不过能买到的是夕发午至的一趟动车。航空公司减少航班并不一定能保证上座率,因为其他航空公司会填补空缺。此外,高铁也加入了竞争,导致国内出行市场愈发激烈。今年冬春航班计划自10月27日启动,总体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2%,一些航空公司如东航更是增长了1.37%。
放眼全国,机票价格普遍下降。广州至上海的机票仅需200余元,上海到成都的机票也仅300余元,比高铁票便宜得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出发的航班都在降价,其中上海降幅最大,一方面反映了上海此时的天气较好,本地人不急于出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东航增加供给的情况。海口到北京的机票不到200元,显示出冬季候鸟南飞的现象,出岛座位大量空置。海口至成都、贵阳、重庆等地的机票价格也均未超过130元,对反向旅行者来说非常划算。
旅游淡季不仅航空公司在机票上大打价格战,地方政府也在忙着招揽游客,景区也在大力促销。西藏自治区官方宣布推出赠送万张进藏机票和火车票等文旅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冬游西藏。去年的优惠措施则是免门票。随着各地文旅竞争加剧,西藏的揽客力度显著提升。在各种团购平台上,景区免票、酒店大促等活动层出不穷,旅游业者都在想尽办法争取淡季不淡。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夏季高温持续,传统的旅游旺季已经不再适宜。年轻游客开始选择避开人潮的反向旅游,打卡非旅游城市,或者进行“宅”式度假。反向旅游再进一步就是反季节旅行,在火车和飞机白热化竞争的时代,几百元的机票就能享受完全不同的季候和风情。这种新鲜又刺激的体验,虽然可能需要红眼航班,但对于时间和金钱充裕的年轻人以及退休的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评论